從「永續報告」到「獲利成長」的轉型學

Home組織管理

過去,「ESG」常被許多企業視為一種法規壓力與成本負擔。從碳盤查、撰寫報告書到取得認證,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,讓不少企業主感嘆:「永續發展等於高成本投入,效益卻難以量化。」然而,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中,ESG 已不再只是法規的一環,更逐漸演變為企業獲取訂單、爭取融資,甚至是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。

在 Hahow for Business《GROW Live》直播共學講座中,薪傳智庫數位科技總經理黃沛桐以她多年的永續報告與稽核經驗,為企業經理人與決策者深度剖析,如何將永續行動從成本中心轉變為獲利引擎。

外部環境壓力下的挑戰

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,企業面臨著多重挑戰,而其中許多都與 ESG 息息相關。例如,歐盟的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BAM)與供應鏈要求,讓許多台灣企業意識到,若不積極落實 ESG,將難以在國際市場立足 。此外,金融機構在投融資決策中也日益重視 ESG 表現,企業若沒有亮眼的永續報告,將難以吸引資金 。

黃沛桐指出,當企業專注於法規要求時,往往忽略了 ESG 背後的龐大機會。她強調,永續發展是「屬地主義」,撰寫永續報告書時,企業需要考量預期使用者是誰,以符合當地法規與市場需求 。

從「寫報告」到「創造價值」

許多企業在推動 ESG 時,經常陷入「為寫報告而做」的迷思。黃沛桐將永續報告書的撰寫流程歸納為一個實用的「口訣」:準、利、重、匯、資、稽。

  1. 準 = 準則: 企業應根據 GRI、SASB(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)、TCFD(氣候相關財務揭露)等不同標準,確定適合自身產業的揭露項目 。她特別提到,IFRS S1 和 S2 準則將財務與非財務報告結合,能更完整地評估企業價值 。
  2. 利 = 發放問卷: 設計針對不同利害關係人(如員工、股東、供應商)的客製化問卷,才能真正蒐集到有價值的資訊 。
  3. 重 = 重大主題: 企業應聚焦於關鍵的重大主題,並為其設定明確的 KPI。這不僅能讓資源運用更有效率,也能向資本市場展現具體的績效成果 。
  4. 匯 = 彙整: 彙整來自不同部門、格式各異的數據,建立可供第三方查核的資料庫 。
  5. 資 = 資源整合:針對營運過程做缺口分析及策略擬定,例如整合政府提供的補助計劃與 ESG 相關供應鏈應用工具等等。
  6. 稽 = 稽核:與時俱進,了解相關系統稽核流程以及國際第三方稽核相關作業。

黃沛桐強調,永續報告書應成為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橋樑,而非單純的資料羅列。她舉例,台灣的永良冬瓜茶透過永續經營策略,成為外銷冬瓜茶磚產量第一的企業;警察機關也透過永續報告書展現其社會貢獻,這些案例都證明,任何產業都能從永續中創造獨特的價值 。

數位管理:讓 ESG 數據不再是痛點

在實務上,從各部門收集數據,再到彙整成報告書,過程耗時耗力,且容易出錯,導致許多企業的數據分散、難以追蹤;也因為缺乏系統化的管理,而遺失數據或前後矛盾,企業可能進而面臨高額罰款 。

針對這個問題,黃沛桐建議企業導入數位永續管理系統,將不同部門的數據整合至單一平台 。透過系統,最高權限者可以清楚掌握各部門的進度,並設定提醒功能,避免進度延宕 。這種方式不僅能提升效率,還能降低資訊安全與數據造假的風險,讓企業在面對稽核時更有底氣 。

永續投資:掌握獲利新機會

除了法規壓力與供應鏈要求,ESG 也是企業吸引投資的關鍵。黃沛桐提到,永續投資的績效正在調整,但長遠來看,永續表現與企業的財務績效是呈正相關的。

她鼓勵企業將 ESG 融入商業模式,「商業世界講求法理情,所以如果要做生意,你一定要把法放在前面,這樣才能長長久久去做永續」。

永續發展並非遙不可及的概念,而是與企業日常營運緊密相關。透過系統化的方法、跨部門的協作與數位工具的輔助,企業能將永續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創造價值的核心策略,在未來的市場中取得先機。

接下來該怎麼做?找到你在執行 ESG 的角色並做出行動

了解了 ESG 是怎麼一回事後,跟著下方的檢核表,從「誰在處理、誰負責報告、誰會被影響」的 ESG 參與結構找到你的位置。

第一類:實際在執行 ESG 業務範疇的部門 / 人

這些人是真正負責「把永續變成行動」的人,通常涉及規劃、落實與追蹤企業 ESG 相關作為與制度建置。

責任角色 可能單位 主要職責
ESG 專案小組 / 永續辦公室 永續發展部、策略企劃部 整體 ESG 規劃、盤查架構設計、KPI 擬定
安全與環境管理人員 總務部、工安單位 E(環境)相關指標實作與稽核(如碳排、用電、廢棄物)
員工關係與企業責任 HR、企業社會責任部 S(社會)指標落實:員工福利、培訓、社區參與
稽核與法遵管理人員 法務部、稽核室 G(治理)相關制度落實,如內控制度、誠信經營、法規遵循
資訊安全人員 資訊部 資安政策、個資保護作為等治理面實作

第二類:負責撰寫 ESG 報告的部門 / 人

這類人負責「整合資料、撰寫內容、回應規範」,他們對指標、架構、揭露標準需有高敏感度。

責任角色 可能單位 主要職責
ESG 報告負責人 策略企劃部、永續辦公室、品牌行銷部 編排 ESG 章節、撰寫報告文字、對應 GRI/SASB 標準
投資人關係/公共關係負責人 投資人關係部、公關室 回應外部利害關係人與 ESG 評鑑機構、資本市場揭露說明
數據整合協調人 永續專案 PM、資訊部 收集內部資料、統整為報告可用的格式與表格
主管簽核與管理層校稿 高階主管辦公室、法遵室 核定 ESG 表現說明、確認風險揭露合規

第三類:提供數據、佐證資料的部門 / 人

這類人不見得直接參與 ESG,但因「掌握關鍵營運數據」,常被要求提供報告依據與佐證資料。

資料提供角色 可能單位 常被要求的資料類型
財務會計人員 財會部 ESG 成本分析、投資支出、ESG 績效獎金、審計紀錄等
採購管理人員 採購部 供應商永續契約條件、供應鏈風險資料、綠色採購比率
工務與設施人員 工務部、總務處 水電、碳排、廢棄物、維修紀錄等 E 領域基礎數據
資安與資訊人員 資訊部 資安政策、資料外洩通報程序、IT 系統盤點資料
HR(人資) 人力資源部 員工多元性、性別比例、培訓時數、職災數據等
行政與營運支援 各事業單位助理、行政人員 文件佐證、會議記錄、照片存檔、合規行動記錄等

接著請回答以下三個問題,幫助你更理解自己該怎麼開始加入這場 ESG 行動。

  1. 目前你的工作中,比較接近哪一種人?
  2. 回顧過往經驗,當有資料不齊全或延宕時,通常發生在上述哪一類型?並請列舉 1-2 個原因
  3. 若你是第三類人,如何避免每次都在最後期限才被通知?

透過以下行動拓展在 ESG 領域的視野

  1. 參考標竿企業的永續報告書: 透過閱讀國泰金控的TCFD報告書台積電的GRI準則對照表,您可以具體了解永續報告的架構與揭露標準,從中汲取經驗,掌握實務作法 。
  2. 善用線上學習資源: 參考 Hahow for Business 的「ESG 永續轉型實戰地圖」,找到適合您與團隊的線上教材,建立扎實的永續知識基礎 。
  3. 尋求專業顧問協助: 透過 Hahow for Business 的專業顧問服務,為您的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 ESG 混成培訓,加速組織的永續轉型 。
Hahow for Business 協助企業人資培育高潛力領導人才,馬上 申請免費試用 進一步打造最佳的人才發展策略!
關鍵字:
關於作者
Hahow 是一個專為企業打造的訂閱制數位學習服務。提供最前線的知識內容,與企業一同打造新世代能力需求的最佳學習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