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續轉型最終課:從報告到影響力,讓世界看見你的價值

Home人資轉型

我們從建立共識、鑑別重大議題、繪製藍圖,到全面驅動永續行動,相信你的企業已經在永續轉型的道路上,累積了許多寶貴的成果與數據。

然而如果這系列的努力沒有被有效地溝通,那麼它們的價值就無法被外界理解與認可。

這就是為什麼「溝通永續價值 (Communicate Value)」是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哩路,也是開啟下一個改善循環的起點。它不僅僅是出版一本精美的報告書,更是一門將企業的非財務績效,轉化為市場信任與品牌影響力的基石。

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,如何將繁雜的數據,匯集成一本有影響力的永續報告書,並學會如何回應外界的檢視,讓永續成為企業持續進步的核心動能。

為何需要永續報告書?

永續報告書是企業用來讓外界(投資人、客戶、員工等)了解自己在環境 (E)、社會 (S) 和治理 (G)的努力與績效。

但是,如果每家企業都用自己的方式隨意寫,大家就會看得眼花撩亂,也沒有基準進行比較。這時候,我們在第二篇文章中提過的,國際上發展出的各種 ESG 揭露指引就扮演了關鍵角色。

在深入了解之前,讓我們再次釐清幾個常讓人混淆的詞彙:

CDP 碳揭露專案(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)

因此,整個流程就是:**遵循「框架」與「準則」來準備你的內容,再透過「平台」或報告書本身來進行溝通。**它提供了一套國際通用、有系統的語言和結構,告訴企業:

  • 該揭露哪些資訊?(What to disclose?)
    • 例如,GRI 框架會引導你全面性地揭露對經濟、環境、社會的衝擊;SASB 則聚焦在對投資人有財務重大性的議題。
  • 該用什麼格式呈現?(How to present?)
    • 框架會提供具體的指標和揭露項目,讓報告的結構清晰,方便讀者查找與比較。
  • 該如何定義與計算?(How to measure?)
    • 對於某些指標(如溫室氣體排放),框架會指引企業遵循特定的計算標準(如 GHG Protocol)。

遵循國際框架,才能確保你的報告書不是一場自說自話的作文比賽,而是能讓全球利害關係人都看懂的共同語言。

報告書的實戰演練

要產出一本高品質的永續報告書,有幾個關鍵的環節需要注意:

  • 選擇合適的揭露工具:除了前文介紹的 GRI、SASB、TCFD、ISSB 之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平台是 CDP (碳揭露專案)。它是一個全球性的非營利組織,每年會邀請數千家企業回覆其關於氣候變遷、水安全和森林的問卷。許多投資機構會直接使用 CDP 的評分來評估企業的環境風險,因此對許多企業來說,回覆 CDP 問卷已成為每年必做的功課。
  • 尋求第三方查證,提升公信力:為了避免「球員兼裁判」的質疑,越來越多企業會委託獨立的第三方機構(如:會計師事務所、驗證公司),來查證永續報告書中的數據與聲明。特別是在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上,遵循 ISO 14064-3 的標準進行查證,已是國際上的普遍要求。
  • 中小企業的務實選擇 - VSME: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,要基於 GRI 準則完成一本完整的永續報告書可能非常困難。為此,歐洲財務報導諮詢組 (EFRAG) 推出了 VSME (中小企業自願永續報告標準)。這個標準大幅簡化了揭露要求,聚焦在幾個最核心的指標上,讓中小企業也能以更低的成本,踏出永續報告的第一步。

超越報告書:從評級反饋到持續優化

出版報告書,代表一個週期的結束,卻也是下一個改善循環的開始。企業會收到來自各方的「成績單」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ESG 評級

  • 理解並應對 ESG 評級:MSCI、S&P Global 等國際評級機構,會主動或透過問卷,對全球數千家企業進行評分。他們的評級報告,是全球投資人重要的決策依據。因此,企業的永續團隊與投資人關係部門,需要建立一套策略,來應對這些評級機構的詢問,並有效溝通公司的努力與績效。
  • 利用評級反饋,建立改善循環:收到評級報告後,最重要的事情是解讀報告內容,找出企業的弱項與待改進之處。例如,報告可能指出公司在「供應鏈勞工權益」面向得分較低。這時,永續小組就應該將這個發現帶回內部,與採購部門共同擬定改善計畫,並將其納入下一年度的目標。這個「揭露 → 反饋 → 改善 → 再次揭露」的過程,就是企業永續績效能持續優化的核心關鍵。

【台灣企業實戰指南】你的公司該怎麼準備?

綜合以上,不同規模與類型的台灣企業,可以參考以下的路徑來規劃自己的永續報告策略:

【策略思考】短期應對 vs. 長期佈局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問:「為什麼有時建議優先導入 SASB、TCFD,有時又說要導入 ISSB?」這兩者並非互斥,而是「當務之急」「終極目標」的關係。

  • 優先導入 SASB、TCFD: 就像是針對考試中佔分最重、最常考的「必考題」進行重點衝刺。當您面臨的是來自歐美客戶的立即商業壓力時,快速導入這兩套工具來回應問卷,是保住訂單最務實的作法。
  • 導入 ISSB: 則是準備整場考試的「完整讀書計畫」。當您要規劃的是公司未來 3-5 年的永續藍圖,並為金管會的法規要求做準備時,就需要從更宏觀的 ISSB 架構來思考。

聰明的作法是,透過優先導入 SASB 和 TCFD 來解決當務之急,而這些努力同時也都是在為未來全面導入 ISSB 打下最扎實的基礎,因為 ISSB 的核心內容正是由這兩者所構成的。

補充說明:讀者可能會有些困惑,關於為什麼即使面對「歐洲品牌」的客戶,仍然建議可以優先準備 SASB 和 TCFD 呢?對於一家尚未被 CSRD 直接納管的台灣供應商來說,企業最先收到的,通常不會是一份要求您填寫完整 ESRS 報告的通知,而是一份來自客戶的供應商問卷,裡面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基於 SASB 和 TCFD 的框架來設計的。

因此,「優先導入 SASB、TCFD」 是為了讓企業能快速回應當前最立即的商業壓力,保住訂單。當您與歐洲客戶的業務往來更深、或您的企業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,進一步去了解 CSRD/ESRS 的要求,就會是企業的下一步。

永續轉型是一趟沒有終點的旅程。溝通價值,不僅是為了贏得掌聲,更是為了透過外界的檢視,找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向。當企業能將這份精神內化,永續就不再是負擔,而是驅動企業不斷成長、邁向卓越的最強動能。

回顧這趟旅程,我們從第一課的『為何而做』,到第二、三課的『做什麼』與『如何規劃』,再到第四課的『實際執行』,最終在這一課學會『如何溝通與優化』。這五個環環相扣的步驟,共同構成了企業永續轉型的完整循環。

Hahow for Business 協助企業人資培育高潛力領導人才,馬上 申請免費試用 進一步打造最佳的人才發展策略!
關鍵字:
關於作者
Hahow 是一個專為企業打造的訂閱制數位學習服務。提供最前線的知識內容,與企業一同打造新世代能力需求的最佳學習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