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動永續思維:為什麼 ESG 是你我都該懂的關鍵課題?

Home人資轉型

近來,不論是新聞報導、財經專欄,還是與客戶的對話中,「ESG」這個詞彷彿一股新趨勢,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。它聽起來很重要,卻也讓人感到有些距離。許多人或許都曾這樣想過:「這不就是環保或企業社會責任(CSR)的另一種說法嗎?和我的日常工作真的有關嗎?」

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,這篇文章將會是認識 ESG 的理想起點。事實上,ESG 不僅是一個流行詞彙,更是一場正逐步重塑全球商業運作的深層變革。它影響的不只是企業策略,也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與發展方向息息相關。

這堂「永續轉型第一課」,邀請你一起探索 ESG 的核心精神,理解它為何正在成為現代職場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。

ESG 到底是什麼?不只是環保,更是企業的全面體檢

首先,我們需要理解 ESG 三個字母分別代表的意義。它是一個評估企業體質的綜合性框架,從環境、社會、治理三個面向,檢視一家企業的永續發展能力。

  • E(Environment 環境保護):這不只是傳統的節能減碳。它關注的是企業在營運過程中,如何管理對自然環境的所有衝擊。範疇包含:
    • 氣候變遷應對: 溫室氣體排放(碳盤查)、能源使用效率。
    • 資源管理: 水資源管理、廢棄物管理、循環經濟的實踐。
    • 污染防治與維護生物多樣性: 空氣、水、土壤的污染控制,以及對生態系的保護。
  • S(Social 社會責任):這關乎企業如何對待「所有人」,包含內部員工與外部的利害關係人。範疇包含:
    • 員工福祉與人權: 勞動條件、薪酬福利、職業健康與安全、多元公平共融(DEI)。
    • 客戶權益: 保障產品安全、資料隱私保護。
    • 供應鏈管理: 確保供應商也遵守勞工與人權標準(例:先前沸沸揚揚的新疆棉事件)。
    • 社區參與: 企業對所在社區的回饋與貢獻。
  • G(Governance 公司治理):這是確保企業能穩健、誠信經營的內部管理機制。範疇包含:
    • 董事會結構與效能: 董事會的獨立性、專業性與風險監督能力。
    • 商業道德: 反貪腐、反賄賂、公平競爭。
    • 資訊透明度: 對股東與利害關係人的財務與非財務資訊揭露。
    • 股東權益: 保護股東的基本權利。

浪潮來襲:驅動 ESG 轉型的三大力量

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驅動 ESG 成全球性發展呢?如果單純只是倡議執行,對企業來說肯定不會是首要任務,在過去,做環保、參與公益,對企業來說可能是「加分題」;而今天,做好 ESG 卻是攸關存亡的「必考題」。這股強大的驅動力,背後來自於三個關鍵力量正驅動這場深刻的轉變—不僅重新定義企業責任,也正重塑全球市場邁向穩健前行的核心競爭力。

  • 力量一:來自法規的硬性要求,全球與台灣的永續法規趨勢日益收緊。在台灣,金管會已公布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,要求企業按部就班揭露碳排放資訊;而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帶來的碳費徵收,更會直接衝擊企業的營運成本。這些永續報告溫室氣體盤查的要求,不再是紙上談兵,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規定。

【碳費模擬案例】

  • 力量二:來自供應鏈的「綠色訂單」國際供應鏈壓力是台灣企業最切身的感受。像 Apple、Nike 等國際品牌大廠,為了達成自身的永續目標(例如加入 RE100,承諾 100% 使用再生能源),會嚴格要求全球供應鏈中的所有夥伴都必須符合其 ESG 標準。拿不出減碳成績單,就等於拿不到訂單。

【什麼是 RE100?】

  • 力量三:來自資本市場的驅動力,資本市場的驅動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道,影響企業的決策,舉例來說:
    • 綠色金融: 現在,銀行在評估企業貸款時,開始會將 ESG 表現納入考量。表現好的企業,不僅更容易獲得貸款,甚至能享有更優惠的利率。在台灣,包含國泰世華、玉山金控、中信金控等多家大型金融機構,都已積極推動「永續連結貸款 (Sustainability-Linked Loan)」。例如,有傳產公司因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達成減碳、節水等 ESG 指標,就成功向銀行爭取到利率減碼的優惠,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財務成本。
    • ESG 評級: 全球的投資機構,越來越看重企業的「永續評級」(ESG Ratings)。MSCI、S&P Global 等國際評級機構的發展已非常成熟,其評分結果是全球大型基金(如:貝萊德、各國政府退休基金)決定是否投資一家公司的重要依據。這意味著,ESG 評級不再只是參考,而是直接影響企業能否獲得國際資金青睞的關鍵指標。

好的,但這到底跟「我」有什麼關係?

「公司要轉型,那是高層的事吧?」這個想法在過去或許成立,但在 ESG 時代,這是一場需要全員參與的變革,或者開玩笑說,是一場全員都會被逼著參加的變革。ESG 與不同部門/個人的關聯性極其緊密,每個角色都有自己要扮演的戲份:

  • 對於高層主管:你的任務是擔任「總舵手」。你需要設定全公司的永續目標(例如:2030 年前碳排放減半、女性主管比例達到 40%),並合理分配資源,確保各部門有足夠的預算和人力去執行。
  • 對於各個部門:ESG 將具體地改變各部門的工作流程。舉例來說:
    • 採購部門: 過去採購看的是價格與品質,未來你必須做「採購碳盤查」,在下單前詢問供應商的碳排數據,並將其納入評選標準。
    • 人資部門: 你可能需要建立「薪酬透明制度」,分析並揭露男女薪資差異,以符合 S(社會)與 G(治理)的要求。同時,推動多元、公平與共融(DEI)的企業文化,也將成為你的核心業務。
    • 廠務或者 IT 部門: 你們將是 E(環境)與 G(治理)的關鍵執行者。廠務需要精準地收集全公司的能資源使用數據,以利碳盤查;IT 則需確保這些數據的資訊安全,防止外洩或竄改。
    值得一提的是,企業在面對這些轉變時並非孤軍奮戰。在台灣,已有許多專業的永續智庫與顧問公司,包含 ____、___ 和 ______,正積極地輔助企業建立數據收集、風險評估與報告揭露的完整流程,加速轉型的腳步。
  • 對於每一位員工:你就是永續轉型的最重要的實踐者,讓策略真正落地。
    • 日常做法與公司的連動性: 你在辦公室隨手關燈、確實做好資源回收,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,匯集起來就是公司整體能源耗用與廢棄物管理績效的具體展現,直接影響著公司 E(環境)面向的評分。同樣地,當你願意尊重並理解來自不同背景的同事、積極參與公司舉辦的 DEI 活動,你就在為公司 S(社會)面向的共融文化貢獻關鍵力量。你的每一個行動,都是公司永續績效中最真實的數據。
    • 績效參考: 未來,你的個人績效(KPI)中,可能會出現 ESG 相關指標。例如,一位研發工程師的 KPI,可能包含新產品的「可回收材質使用率」;一位行銷人員的 KPI,可能包含「永續產品線的銷售佔比」。

從全球法規到你我的辦公桌,ESG 正在發揮前所未有的影響力。它不再是一個選項,而是定義未來一間好公司的核心標準。理解它、擁抱它,不僅是為了公司的永續發展,更是為了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職場的永續競爭力。

Hahow for Business 協助企業人資培育高潛力領導人才,馬上 申請免費試用 進一步打造最佳的人才發展策略!
關鍵字:
關於作者
Hahow 是一個專為企業打造的訂閱制數位學習服務。提供最前線的知識內容,與企業一同打造新世代能力需求的最佳學習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