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業追求卓越績效的道路上,常常會遇到一個共通的難題:部門協作延宕 、主管會議無效 、或是員工缺乏積極主動性 。當問題發生時,企業主與 HR 往往急著尋找解決方案,卻可能只是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」 ,導致問題反覆出現 。
正如行動學習暨組織發展顧問奚永明老師在 GROW Live 直播中提醒:「當現況與你的期待出現落差時,你必須先釐清,這到底是你的『疑慮』,還是『問題本身』」 。
Hahow for Business 邀請了擁有 30 年人才發展與領導管理經驗的奚永明老師,透過《A+ 經理人問題思考術:主管必修管理實戰課》直播,為所有追求卓越的管理者與 HR,示範一套從源頭辨識問題、到高效推動解方的完整思辨架構。
聚焦「卓越與永續的績效」
奚永明老師首先為「A+ 經理人」下了定義:他們追求的是「卓越而且永續的績效」。這意味著績效不只是靠運氣或機會 ,而是透過一套可複製的方法和程序所產生 。同時,「經理人」也不只談個人,更要涵蓋「團隊」的有效運作 。
A+ 經理人的「問題思考術」則包含三個核心步驟 :
- 有效思考: 避免慣性思維與認知偏誤,充分思考 。
- 蒐集資訊: 透過提問,像打開手電筒一樣,找到關鍵資訊 。
- 解決真正的問題: 確保有「正確的命題」才能有效解題與順利推動 。
奚永明老師分享了一個經典案例,一位工程師因為公司實施嚴格的「工時管理」,老闆不准他在實驗室待太久,讓他感覺自己缺少了思考的時間,難以適應 。
但透過團隊行動學習討論後,發現他真正的問題是「下班後不知道怎麼過日子,所以把自己留在實驗室」。
這證明了,我們不能只看表象,必須找到隱藏在後面的「真正的問題」 。
步驟一:找到需要「使用生命」去解的「命題」

當組織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時,資源與精力都是有限的 。因此,A+ 經理人必須學會「命題」—— 也就是要找到那個「最關鍵、需要使盡全力去解決的問題」 。
這套思考架構的核心是「倒三角提問法」:先發散,再收斂。在辨識命題階段,老師強調了三個關鍵提問:
- 誰應該參與討論?避免憑直覺,主動找出更多利害關係人、專家或有經驗的耆老 。
- 根據什麼條件來決定命題? 你不能只靠直覺,而是要有一套條件來篩選問題 。例如:短期影響、急迫程度、中長期影響 。
- 命題是什麼? 經過篩選後,確立要聚焦解決的單一、關鍵問題 。
在找到多個問題後,你可以再問看看自己以下的問題,辨識出真正的「命題」
- 這個問題短期內會產生什麼影響?
- 這個問題必須被解決的急迫程度?
- 這個問題會產生什麼中長期的影響?
透過這套方法,管理者才能從多個問題中,挑選出最具優先性、定義最明確,且分析得夠深入的「正確命題」 。
步驟二:消因與修果雙管齊下
確立了「命題」之後,接下來就是解題。奚永明老師提出了「消因」與「修果」並行的雙重策略 :
首先是「消因」,其行動方向是往「因」的方向思考,目標是消除或減少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在尋找要因時,管理者需要先發散思考,並可以運用專業的診斷工具,例如:魚骨圖或麥肯錫的 7S 模型 。
一個特別有效的追問工具是「五個 Why」*,它鼓勵持續向下追問,以期找到最核心、最底層的根本原因 。
其次是「修果」,其行動方向是往「果」的方向思考,目的是減少問題發生後對組織產生的衝擊或負面結果 。
這項策略首先需要「盤點災情」,也就是蒐集已經發生的結果,並預估災情可能會如何發展 。修果的關鍵在於損害管制,即在找到原因之前,先將問題造成的「洞口」或「缺口」補起來,以控制住負面結果,不讓它繼續擴大 。
奚永明老師強調,在實際操作中,修果的對策通常會先於消因的對策上場,因為組織必須先將洞補住,才能爭取時間仔細去尋找並消除根本的原因 。
步驟三:順利推動:變革管理與人員觸動
當行動方案規劃完成後,最後的挑戰是如何讓方案被「有效且順利地推動」。在執行階段,管理者常會犯下幾種錯誤 :
- 低估人性的阻力: 改變必然會帶來抗拒 。
- 高估共識:核心團隊有共識,不代表所有利害關係人都理解與支持 。
- 被沉默成本綁架:即使發現方案有偏差,仍因資源投入過多而未能即時調整 。
為了「促動人員投入」解決問題的行動 ,必須關注變革管理的三個重點 :
- 持續溝通: 找出組織溝通缺口,並且要問「人們會因為什麼而產生急迫感」 。
- 維持急迫感: 讓同仁清楚知道解決問題帶來的「吉(好處)」與不處理的「兇(後果)」,最好能用量化數字來描述 。
- 設計並實現短期成果: 透過短期、小規模的改變,創造「示範效益」 ,增加大家信心,說服觀望或反對者 。
掌握關鍵提問,遠離「無效的瞎忙」
A+ 經理人的問題思考術提供了一套系統性的方法論 ,幫助管理者避開「過度簡化」、「先入為主」、「無意識偏見」的思維陷阱 。
這套架構讓問題解決的績效不再是憑直覺,而是有依據、可重複操作的方法 。下次當你面對複雜的管理難題時,請記得這三個核心步驟:辨識命題、發展消因與修果對策、以及順利推動行動方案,你就能帶領組織,真正地從根源解決問題,邁向卓越且永續的 A+ 績效。
接下來,你可以怎麼做?
針對今天奚永明老師所分享的思辨架構,您可以參考以下建議,將學習落地到您的工作與組織中:
- 釐清現象與問題: 參考課程提供的思考指南,釐清您所觀察到的「現象」、「疑慮」或「現況成果」(如員工抗拒使用新工具、使用率不高),與真正需要解決的「正確命題」之間的區別 。
- 團隊思辨與對焦: 下載並使用「五大管理情境的命題」指南,與您的團隊成員或部門主管在晨會或午會等短時間內(例如 15 分鐘)聚在一起,練習看看指南中的內容,並將這套方法運用到組織中、找到你們的「命題」 。
- 分享與擴散學習: 當您準備就緒後,將今天的所學與思維架構分享給您的其他團隊成員和主管 。
- 回看與消化: 本次直播已上架到 Hahow for Business 平台中,消化內容後,建議您將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管理、會議或專案情境,帶回今天的分享內容中,進行對照與思辨。若尚未有平台帳號,歡迎填寫表單聯繫我們。
- 推動組織合作: 聯繫 Hahow for Business 專業團隊(填寫表單),將這套問題思考架構和人才發展規劃,系統性地導入組織 。


